寶寶真便秘VS假便秘,家長該如何辨別?

收藏
寶寶真便秘VS假便秘,家長該如何辨別?

便秘是指排便次數減少,大便乾硬,排便費力,排便疼痛,或者大便嵌塞時出現糞便溢出或者大便失禁。僅僅是排便次數偏少,但是沒有排便費力、疼痛,大便也是軟軟的情況並不算是便秘。

其實,絕大多數孩子都是功能性便秘,大概佔了90%-95%,也就是說他們並沒有器質性的疾病,而主要與飲食、排便習慣、心理因素、腸動力不足、肛門括約肌不協調以及菌群失調有關。

1. 飲食:

對於6個月以內的小寶寶,便秘主要與兩種情況有關。

其一是奶粉沖調太濃,水分含量太少,因此沖奶粉一定要按照說明操作,不要陷入“奶濃一點營養成分多寶寶長得快這樣的誤區”;其二是過敏,尤其是牛奶蛋白過敏,這類寶寶可有濕疹,還可能出現腸痙攣而表現為下午或者夜間難以安撫的蹬腿哭鬧,應對方法主要是要求餵奶的媽媽注意規避奶製品(如牛奶、酸奶、乳酪、蛋糕等)以及其他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如海鮮、豆類、花生等),而人工餵養的寶寶可能需要換成水解蛋白奶粉餵養以減輕牛奶蛋白過敏。

對於6個月以上的寶寶,引起便秘的原因主要是缺少膳食纖維,水分缺乏以及食物過敏,因此應對策略主要為改正孩子挑食的壞習慣,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糧,平時多喝水,並注意規避可能引起過敏的食物。

2. 排便習慣不好:

這類孩子大多不會定時排大便;有的孩子便意出現時拖沓,沒有及時排便;還有的孩子排便時玩手機,排便時間延長,久而久之就出現了便秘,因此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很關鍵。

3. 心理及精神因素:

主要見於剛上幼兒園的小朋友,由於離開家裡到了陌生環境中害怕,寧願自己憋著也不敢在公共廁所排便,大便在腸道中儲存時間過長水分丟失會導致大便秘結,進而出現便秘。

4. 腸動力不足:

由於腸道神經系統異常或者平滑肌收縮異常導致腸道蠕動慢導致的便秘,通過結腸傳輸試驗可協助診治,加用胃腸動力藥可能協助改善便秘情況。

5. 肛門括約肌不協調:

多見於嬰幼兒,他們不能很好地掌握排便動作,導致大便在出口排出困難。

6. 腸道菌群失調:

便秘和腸道菌群失調通常相互作用,並形成惡性循環,因此便秘的寶寶可以考慮口服益生菌。

功能性便秘的基礎治療一般包含兩方面:

其一是合理飲食,即前面講到的注意配方奶的配比,注意膳食纖維及水分的攝入,注意規避過敏食物;其二就是排便習慣的訓練,基礎治療效果不好的孩子可以考慮口服瀉劑(如聚乙二醇和乳果糖)及益生菌(如布拉氏酵母菌)協同治療。

除了功能性便秘,還有小部分孩子的便秘是由於器質性疾病導致的,比如先天性巨結腸、結腸冗長、甲狀腺功能減低、高鈣血症、肛門狹窄、神經肌肉疾病等。對於基礎治療無效的孩子,嚴重便秘的孩子,如大便少於1次/週,出現過大便梗阻,或者伴有明顯腹脹、腹痛、貧血、營養不良、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的孩子,我們一定要注意上述器質性疾病的排查避免漏診。